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》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,是一部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,保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,維護平等、和睦、文明的家庭關系,促進家庭和諧、社會穩定的法律。
一、安慶市貫徹落實《反家庭暴力法》基本情況
兩年來,安慶市將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納入普法規劃之中,積極探索反家庭暴力社會化工作模式,以構筑反家暴維權網絡為重點,以引導教育婦女提高自身維權能力為根本、以推進家庭暴力社會綜合防治為抓手,建立多機構合作的家暴干預機制,構筑了“政府領導、婦聯倡導、部門聯動、社會參與”的反家暴工作社會化格局。
(一)齊抓共管,夯實反家暴工作基礎
一是建立婦女維權聯席會議制度。市婦聯聯合市政法委、人民法院等12家單位聯合建立安慶市婦女維權聯席會議制度,印發《安慶市婦女維權聯席會議制度方案》,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職責分工,要求各成員單位加強協作配合,立足部門職責,積極推動家庭暴力突出矛盾及典型案件及時化解和解決,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。及時調整了市婦女兒童維權領導小組成員,不斷增強成員單位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,密切協作,有效開展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。
二是部門聯動建立法律維權網絡。市人大履行監督職能,為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工作提供強力支持。公檢法司各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又密切合作,形成司法維權網絡。全市公安系統設立“家庭暴力報警中心”9個,建立遍布城鄉 “家暴110”報警點162個。市婦聯聯合制定《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安慶市婦女聯合會關于推進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訴調對接工作的意見》,市縣兩級人民法院都成立了“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合議庭”。市婦聯與司法局成立了“婦女法律援助中心”,全市各鄉鎮(街道)婦聯與司法所合作,建立鄉鎮(街道)婦女維權服務站(中心)127個,社區(村)婦女維權服務點1228個。
三是建立健全婦聯系統信訪維權服務網絡。發揮婦聯組織聯系婦女群眾的優勢,建立了四級信訪網絡,市縣兩極婦聯開通“12338維權熱線”7條,通過12338 婦女維權熱線或現場接待的方式,及時做好婦女群眾的釋疑解惑和心理疏導工作,幫助500多名來電來訪婦女解決合理訴求,協調處理婦女反映的各種問題,引導她們養成辦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決問題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好習慣
(二)開展宣傳教育,營造實施反家暴的良好氛圍
《反家暴法》頒布實施以來,我們把宣傳教育放在突出位置,利用多種方式、各種渠道、不同時點,加強法律的宣傳和教育,改變傳統觀念,提高社會性別意識,呼吁社會共同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,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。
一是依托多種網絡媒體開展宣傳。充分利用廣播、電視、報刊和各級婦聯網站、官方微信、微信群、宣傳橫幅、宣傳展板、社區櫥窗、宣傳車等多種宣傳手段進行廣泛宣傳,使反家暴知識真正進社區、進家庭,融入到人們的工作、學習、生活中,形成全社會尊重婦女、愛護兒童,自覺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良好氛圍。為加強《反家庭暴力法》學習宣傳,市婦聯精心編印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》和《預防家庭暴力 促進家庭和諧》宣傳單各1萬份,發放到千家萬戶,加強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的宣傳,提高群眾的知曉率。
二是以活動為載體,抓主題宣傳。為進一步提高婦女自身的法律素質和依法維權的能力,我們堅持把反家庭暴力工作與宣傳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相結合,與維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相結合,圍繞“建設法治中國·巾幗在行動”進社區、進家庭、到身邊,抓住3.8維權月、5.15國際家庭日、6.1兒童節、11.25反家暴日、12.4憲法日等時間段和節點,廣泛宣傳《反家庭暴力法》、《婚姻法》、《婦女權益保障法》、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等與婚姻家庭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;聯合市經信委、市司法局和市廣播電視臺舉辦反家庭暴力法專題法治講座,并在安慶電視臺《周日公開課》欄目播出。依托全省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“電視上網”平臺,各級婦聯積極組織25107名女黨員和婦女群眾收看《反家庭暴力法》。
三是開展反家暴工作培訓。反家暴法正式實施之后,市縣婦聯先后組織婦聯干部、基層民警法官、司法所長以及與反家暴工作相關人員參加反家暴法講座和培訓,并針對人身安全保護令、告誡書的發放及如何進行家庭暴力個案處理進行專題培訓。近2年來開展反家庭暴力法主題宣傳活動248次,舉辦培訓班184次,受益婦女近5萬人。
四是以家庭為陣地,抓基層宣傳。針對家庭領域出現的家庭暴力問題,我們注重把預防與消除暴力行為與各類家庭創建結合起來,以家庭為陣地,增強宣傳實效。與市綜治辦聯合開展“平安家庭”示范標兵戶評比表彰活動,將“家庭成員坦誠相待,相互信任和關愛,無家庭暴力”作為評選條件之一,帶動全市更多的家庭積極投身“平安家庭”創建活動中,以小家的平安促進社會和諧安定。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家庭文明建設“十百千”工程家庭創建活動,大力弘揚“夫妻和睦、尊老愛幼、科學教子、勤儉節約、鄰里互助”的家庭美德;廣泛開展“優良家風征集評選”和“家風宣講走基層”活動,以巡講交流、故事分享、網絡專題展播等多種形式,宣傳“最美家庭”、“平安家庭”、“五好文明家庭”、“最美農家”和“好婆婆好媳婦”的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,引導廣大家庭弘揚傳統家庭美德,遵紀守法、遠離暴力。
(三)多方位援助,加強反家暴救助服務
一是開展法律援助服務。聯合市司法局長期開展困境婦女法律援助,將家庭暴力案件納入法律援助范圍,發動律師、法律服務工作者,為符合條件的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。協助受害人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。全市法院共受理人身安全保護申請20件,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10件,當事人撤回申請6件,因不符合法定情形駁回4件。太湖縣法院接到1例家庭暴力保護令申請,法院經過調查,發現符合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條件,予以受理。經婦聯、法院調解,受害人丈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夫妻雙方和解,從而依法維護了女方的合法權益。岳西縣冶溪鎮西坪村發生一起家庭暴力糾紛,店前派出所冶溪警務室在接警后立即趕往現場,店前派出所依據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相關規定,對施暴者吳某開具了《家庭暴力告誡書》,依法調解了這起家庭暴力糾紛,及時地維護了受害婦女的權益。
二是建立安慶市反家庭暴力臨時保護站。主動對接市民政局,積極推動建立安慶市反家庭暴力臨時保護站,為遭受家庭暴力、人身安全受到威脅、暫時無處棲身、需要臨時保護救助的家庭成員提供臨時生活照料和庇護場所,幫助其度過突發困境。為規范臨時保護站的正常運行,市婦聯還制定了《 安慶市反家庭暴力臨時保護站管理暫行辦法》等相關制度。
三是抓好維權隊伍建設。重點抓好基層婦干、維權律師志愿服務團、婦聯干部人民陪審員和調解員等隊伍建設,努力提升維權能力。組建安慶市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員隊伍,選拔推薦25名婦聯系統干部任人民陪審員,組織305名各行各業人員擔任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員,充分發揮婦女干部在調處婚姻家庭糾紛及教育方面的優勢。開展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員培訓,聯合市司法局舉辦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》法治課堂講座。與市司法局聯合成立安慶市婦女兒童維權律師團,維權律師通過現場、電話、手機等形式免費為婦女解答涉及婦女權益方面的法律咨詢,為500多名婦女兒童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。全市各鄉鎮(街道)婦聯與司法所合作,建立維權服務站(中心)127個。
四是開展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化解。制定《安徽省安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安慶市婦女聯合會關于推進婚姻家庭矛盾糾紛訴調對接工作的意見》、《關于發揮婦聯組織作用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的通知》,積極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糾紛排查梳理工作。在縣以上建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專業機構。強化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綜治中心的婦女兒童維權服務站、調解工作室等陣地建設,組織開展婚姻家庭和婦女權益保障法治宣傳教育,及時排查和就地化解婚姻家庭等矛盾糾紛,有效避免矛盾升級激化。
二、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
我市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。近年來婦聯信訪統計數據表明:婚姻家庭權益類案件占信訪總量的71.7%,其中家庭暴力信訪件占33.8%,呈逐年上升趨勢,施暴手段多樣化,傷害程度嚴重,社會后果嚴重。其主要原因表現以下幾個方面:
(一)工作機制作用發揮有待提高。一個家暴案件往往涉及報警、求助、就醫、傷情鑒定、庇護、人身安全保護、法律援助等多部門共同協作!斗醇彝ケ┝Ψā穼ο嚓P責任部門的職責有所明確,但是比較原則化、籠統,多機構合作干預家暴的工作機制沒有得到明確;人身安全保護令、告誡書制度缺乏具體流程、內容、法律責任等規定。
(二)婦聯維權抓手不多。一是對無固定職業的施暴者調解困難。無固定職業的施暴者一方面文化素質低,另一方面沒有來自單位的壓力和約束,對于婦聯的調解不屑一顧,婦聯上門調節見不到人。二是難取證導致調解困難。夫妻間的家暴發生在兩人之間,導致受害人舉證負擔過重,調解中常常是“婆說婆有理,公說公有理”,調解方難以認定事實。三是反復性家暴案件調解困難。婦聯在維權中經常接待一些“回頭客”,即反復無常的家暴案件,形成惡性循環,對這種案件的調解常常讓人束手無策
(三)警方干預有待改進。警察對家庭暴力案件介入與處理程序不夠細化和清晰,缺乏針對家暴的信息收集和統計系統。一些基層派出所工作任務重,警力不足,對反家暴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,家庭暴力告誡書基本沒有發出過。
(四)維權意識有待加強。家庭暴力行為具有一定的隱蔽性,有的婦女自己無住房、無獨立穩定的經濟收入,又易受施暴者威脅,只能隱忍湊合,導致無法有效根治家暴問題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意見及建議
(一)突出法律宣傳,不斷提高思想認識。要將《反家庭暴力法》的學習宣傳與實施“七五”普法規劃相結合,與實施《婦女權益保障法》相結合,與宣傳《公民道德建設綱要》相結合。通過全方位、多角度的輿論宣傳,加強家庭法律法規宣傳教育,進一步增強全社會關心和維護《反家庭暴力法》實施,提高廣大婦女的維權意識和能力。
(二)加強執法力度,切實保護弱者權益。切實貫徹《反家庭暴力法》,加大法律救助和司法保護,嚴打各種侵害婦女兒童的犯罪活動,嚴懲家庭暴力者;完善庇護機構,形成庇護、社工、法律援助、心理咨詢等一體化庇護模式。
(三)健全多元機制,完善家事審判策略。一是設立家事審判制度,強化法院在必要情形下的職權調查,合理運用多元機制,完善家事調解,妥善處理家暴案件;二是關注家暴對未成年子女撫養、財產分割等方面的影響;三是建立家庭暴力信息互通機制,實行聯動管理。
(四)提高婦女素質,增強婦女維權能力。要提高婦女地位就要提高婦女素質。要大力開展婦女教育,廣泛開展“巾幗建功”、“雙學雙比”等活動,全面提高婦女的思想文化素質,增強婦女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。
2018年7月